8
联系我们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学院荣誉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务公开
    • 理论前沿
    • 习语金句
  •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管理
    • 学术交流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培养方案
    • 教务信息
    • 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教学成果
    • 教育教学评估
  • 研究生培养

    • 科研团队
    • 导师信息
    • 培养方案
    • 管理制度
    • 年度报告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优秀学子
    • 校友风采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农技推广

    • 品种推介
    • 技术推广
    • 媒体聚焦
    • 校地合作
  • 资料下载

    • 办公文件
    • 学生下载
    • 鲁农印象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师队伍
  • 科学研究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学团工作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农技推广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教师队伍 > 正文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水产养殖系
孙国华

孙国华,女,1979年8月出生,山东莱西人,博士,研究员

200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健康养殖繁育与逆境响应机制研究

研究工作经历:

2007/09 - 2019/12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2009/11-2010/05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生物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0/01-至今 鲁东大学农学院

联系方式 :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农学院

电子邮箱:sgh_smile@163.com

(一)承担代表性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甲基化介导的刺参眠期高温逆境相应机制及胁迫记忆研究”(31602144),主持;

2、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创新团队育种岗位”(SDAIT-22-02),岗位专家主持;

3、农业部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项目“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种质核心群监测”(2017-2019),主持;

4、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NA-seq技术的刺参转录组及温度应答基因表达谱研究”(ZR2013CM029),主持;

5、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博士基金)项目“高温胁迫对刺参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2008BS06004),主持;

6、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水产经济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海洋鱼类、甲壳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主持;

7、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刺参快速生长性状的选育及应用”,主持;

8、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刺参高温热应激及环境与营养调控技术研究”(2014 NC054),主持;

9、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子课题“耐应激刺参的选育及应用” (2018YFD 0901602),第2位;

1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头足类养殖岗位(CARS-49),第3位;

11、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刺参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挖掘及功能评价”(ZR2011CM036),第2位;

1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刺参优良新品系的选育及构建”(2008GG 10005023),第3位;

(二)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

1、科技奖励成果

(1)2015-10 首届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奖-青年科技奖(SDHYQK-2015-02),第1位;

(2)2011-12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刺参快速生长新品系的选育及应用”(JB2011-2-99-2-3),第3位;

(3)2011-12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刺参优良新品系的选育与构建”(201122203B),第3位

(4)2011-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短蛸人工繁育及养成技术研究”(2011-3-04-R05),第5位;

(5)2012-12,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SDHYG2012-01-01-07),第7位;

(6)2013-05,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与示范”(HKJ2012-G-2-B43-09),第9位;

(7)2014-02,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配套技术”(JB2013-2-120-1-9),第9位;

(8)2013-12,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SDHYG2013-01-02-06),第6位;

(9)2013-06,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海参海蜇池塘生态混养技术”(SDFCG2013-03-27-09),第9位。

2、发表的论文 (首位及通讯)

  1. Feng-Qing Wang, Zhu-Jie Chen, Jian-Min Yang, Wei-Jun Wang, Yan-Wei Feng, Zan Li and Guo-Hua Sun*, Labilibacter sediminis sp. nov., isolated from marine sediment,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2019,DOI 10.1099/ijsem.0.003758

  2. LiHua Ren, Tao Xu, GuoHua Sun*,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Cynoglossus joyneri (Teleostei: Pleuronectiformes),2016,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1:1, 845-846;

  3. Guohua Sun, Xiangquan Liu, Lihua Ren, Jianmin Yang, Xiumei Wei, Jialong Yang, Construction of a full-length cDNA library of Solen grandis dunker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fense- and immune-related genes.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4,13(1):169-173;

  4. SUN Guohua, SUI Zhenghong, ZHANG Xuecheng. Inhibition of pds Gene Expression via the RNA Interference Approach in Dunaliella salina (Chlorophyta),Marine biotechnology, 2008, 10(3):219-226;

  5. SUN Guohua, ZHANG Xuecheng, SUI Zhenghong.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hytoene desaturase gene (pds) — a key enzyme in carotenoids synthesis process in Dunaliella (Chlorophyt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8, 7(3):311-318;

  6. 孙国华,杨建敏,宋志乐等,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EST 序列中微卫星分布分析及其标记的筛选。海洋与湖沼,2010, 41(1):134-139;

  7. 孙国华,刘爱英,任利华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的应用及展望。海洋湖沼通报,2010,127(4):149-159;

  8. 孙国华,刘相全,杨建敏等,海蜇养殖群体及自然捕获群体ITS序列遗传分析。海洋科学,2010,34(10):90-95;

  9. 孙国华,张秀珍,宋秀凯等,烟台套子湾5-8月份大型绿藻优势种变迁及分子鉴定。海洋环境科学,2011,30(4):504-507;

  10. 孙国华,杨建敏,孙效德等。刺参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长的相关分析。水产学报,2011,35(4):501-508;

  11. 孙国华,吉成龙,杨建敏等,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高温胁迫应答基因应激表达特性的分析。海洋与湖沼,2013,44(1):182-188;

  12. 李尚俊,孙国华*,李雪燕等。高温胁迫下仿刺参表观遗传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中国水产科学 2017, 24(3): 470-476

  13. 李秀梅,徐涛,孙国华*等。外源硒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重要生理相关酶活性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渔业科学进展,2017,38(4): 154-163

  14. 李根瑞, 任利华, 孙国华*等。低溶氧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渔业科学进展,2016,37 (5),133-139

  15. 李秀梅,孙国华*,杨建敏等。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分析不同地区刺参总硒和无机硒含量及分布规律。食品科学, 2015, 36(12): 113-118

    3、授权代表性专利

    [1]一种短夏眠期刺参的培育方法(ZL201410685163.8)首位

    [2]一种耐高温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 ( ZL201610634181.2) ,首位

    [3]一种富硒海参的养殖方法 (201610634135.2),首位

    [4]一种刺参优良新品系的选育方法(ZL201210198811.8)第2位

    4、培育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培育出新品种刺参“崆峒岛1号” (GS-01-015-2014)。

    5、制定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刺参(种质),DB37T 2292-2013,山东省地方标准; 首位

    刺参(种质),制定,国家标准;第2位

 

电话:0535-6664669(办公室) 0535-6664663(团总支) 电邮:nxy@ldu.edu.cn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东大学园艺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9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