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联系我们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学院荣誉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务公开
    • 理论前沿
    • 习语金句
  •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管理
    • 学术交流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培养方案
    • 教务信息
    • 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教学成果
    • 教育教学评估
  • 研究生培养

    • 科研团队
    • 导师信息
    • 培养方案
    • 管理制度
    • 年度报告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优秀学子
    • 校友风采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农技推广

    • 品种推介
    • 技术推广
    • 媒体聚焦
    • 校地合作
  • 资料下载

    • 办公文件
    • 学生下载
    • 鲁农印象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师队伍
  • 科学研究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学团工作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农技推广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20版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10-11 15:46 浏览次数:

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902)

一、学科简介

园艺学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

我校2018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学院已形成果树学、蔬菜学、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学科面向全国,立足山东,侧重胶东地区,在果树学、蔬菜学等领域,围绕产业和发展中亟需解决问题,开展园艺作物高效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并向园艺植物分子育种领域深入,开展基础性与前沿性研究。

本学科注重高层次平台建设对学科的支撑,拥有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林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市共建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二、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科培养具备园艺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同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具备生产、科研、管理等从事园艺学相关领域工作的学术与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扎根农村、立足农业,为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2.具有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地承担园艺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3.具有健康的体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等。

4.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较强的听、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三、研究方向

1.园艺植物分子育种

主要开展以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转基因和基因聚合技术为研究手段,对控制产量和耐逆的分子模块进行组装,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设计和培育。

2.果树学

主要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果树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果树生理及栽培技术、果品采后储运及加工等相关研究。

3.蔬菜学

主要开展蔬菜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蔬菜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蔬菜储运及加工等相关研究。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必修课程学习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专业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延期毕业。

五、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必修课。必修环节包括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0.5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具体结构为:

公共必修课:4门,共6.5学分。包括:

政治理论课,2门,共3学分

研究生英语(阅读、听说、写译),1门,3学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1门,0.5学分

学科基础课:4门,共8学分。

方向必修课:每个研究方向设3门,共6学分。

专业选修课:至少须修满6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包括:

实践活动,2学分。

学术活动,2学分。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见《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的考核方式除部分研究方法课外,均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的考核可采用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对于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导师须根据学生知识背景,要求学生补修相关本科生必修课程。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必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既要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自主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研究讨论完成与实施。

在培养环节上,要保证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上的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一年,重点突出科学研究在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要因材施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七、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第2-5学期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实习期30天,以栽培实践和科研训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研究生实践活动结束需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活动报告,并将参加实践环节活动情况记入 《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实践指导教师或导师组评分并加盖公章,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八、科学研究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水平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以前两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以前三位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至少完成2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在答辩申请前完成要求的学术活动后,填写《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并提交主讲学术报告或由主持讲座教师签字的听取学术报告清单等支撑材料。指导教师或导师组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学术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九、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期毕业。

十、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

在师生互选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督促并指导研究生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开展选题工作。论文选题应确属研究生所在学科专业,选题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或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开题

在第三学期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完成开题报告。经开题审核小组审核同意开题的,按论文工作计划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首次开题审核及二次开题审核两次均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3.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4.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十一、必读文献

研究生必读的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详见《鲁东大学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二、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颁发鲁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评议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

单位

备注

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

A019050002

研究生英语(阅读、听说、写译)

96

3

1-2

考试

外国语

学院


A01901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A019010005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1

考试

A019000007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8

0.5

1

考试

研究生院

学科基础课

B019150001

文献检索方法与论文写作

16

1

2

考试

农学院

本专业所有研究生必修

BX19151001

高等仪器分析及应用

16+32

3

2

考试

BX1915100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32

2

1

考试

BX19151003

高级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学

32

2

1

考试

方向必修课

BX19151004

园艺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农学院

方向一

必修

BX19151008

果树学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BX19151009

蔬菜学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BX19151005

果树学综合实验

32

2

2

考查

方向二

必修

BX19151007

高级园艺植物育种学

32

2

1

考试

BX19151008

果树学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BX19151006

蔬菜学综合实验

32

2

2

考查

方向三

必修

BX19151007

高级园艺植物育种学

32

2

1

考试

BX19151009

蔬菜学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专

业

选

修

课

DX19151001

高等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

32

2

1

考查

农学院

选修不少于6学分

DX19151002

高级生物统计学

32

2

2

考查

DX19151003

植物基因组学

32

2

2

考查

DX19151004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

32

2

2

考查

DX19151005

高级植物营养学

32

2

2

考查

DX19151006

园艺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

32

2

2

考查

D019150001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概论

32

2

2

考查

DX19151007

食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

32

2

1

考查

必修

环节

—

学术活动

—

2

1-5

考查

农学院

本专业所有研究生必修

—

实践活动

—

2

2-5

考查


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名 称

1

魏宏森. 系统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央编译局主办.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编. 中国蔬菜栽培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6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7

景士西.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

张福曼. 设施园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9

T.A. Brown,魏群. 基因克隆与DNA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Nature,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11

Scienc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2

Cell,   Cell Press,Elsevier.

1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4

The   Plant Cell,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15

Plant   Physiology,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

16

Plant   journal,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17

New   phytologist,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1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Frontiers Media.

20

Plant   Cell Reports,Springer-Verlag.

21

Planta,   Springer-Verlag.

22

Scientia   Horticulutrae,Elsevier.

23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学会.

24

园艺学报,中国园艺学会.

25

中国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26

果树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27

中国蔬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8

食用菌学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9

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

30

菌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

31

遗传学报,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2

北方园艺,黑龙江省农科院.

3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34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35

土壤学报,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列表】

电话:0535-6664669(办公室) 0535-6664663(团总支) 电邮:nxy@ldu.edu.cn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东大学园艺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9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