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战略部署,推动农业科技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近日,鲁东大学园艺学院党委书记黄文述、鲁东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崔法、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笑彤及学科负责人潘凯教授带领骨干教师一行,赴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丁庄街道开展专题调研。东营市黄三角农高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丁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团结,丁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峰、张林光及相关企业代表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多家代表性企业和基地,深入了解盐碱地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国家盐碱地中心试验田,团队实地察看盐碱地改良核心示范区,详细了解“生物改良+耐盐作物种植”一体化技术模式的应用成效,重点关注土壤有机质提升和作物产量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在设施农业生产一线,调研组与当地种植大户就西红柿设施化栽培面临的技术瓶颈与管理痛点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了解了盐碱环境下土壤连作障碍、水肥精准调控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际难题。
在王署埠村草莓栽培基地,调研组细致考察了草莓的栽培技术、市场销售及盐碱地适应性种植情况。在山东延旭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重点考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并就秸秆智慧利用技术进行交流。调研组还走访了东营利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多肉植物规模化种植基地。
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召开座谈交流会。李团结介绍了东营盐碱地资源概况、治理历程及未来规划,强调了在耐盐品种选育、低成本改良技术推广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鲁东大学调研团队结合学科优势,介绍了在盐碱地土壤修复、耐盐作物育种及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并表示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设施栽培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技术需求,组建专项科研团队,开展"需求导向型"科研攻关。
通过深入交流,双方确定将以共建“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小院”为核心平台,重点在以下方面协同推进盐碱地生产利用技术提升:一是联合开展耐盐作物品种筛选与示范种植;二是聚焦草莓、西红柿等作物的设施栽培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与技术培训;三是推动人才双向交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盐碱地技术提升新模式。
此次调研系统考察了东营盐碱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并为解决当地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具体痛点指明了方向。鲁东大学园艺学院将尽快推动合作内容落实,以科技赋能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高校力量。(赵书雪、郭笑彤、黄文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