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在国家需要实现育种关键技术突破时,我们理应做攻坚克难的‘爆破手’。”近日,得知科研成果“小麦高产氮高效遗传基础解析及分子育种应用”获评2023年度齐鲁农业科技奖技术创新一等奖,鲁东大学教授、麦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负责人崔法激动不已。
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让广大民众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是长期以来小麦育种界的目标和愿望。然而,小麦基因组复杂庞大,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因此,高产氮高效分子在小麦育种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中成了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难题,导致高产小麦新品种的研发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针对这一难题,崔法从2011年起开始从事相关研究。2016年入职鲁东大学后,他牵头组建了麦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带领6名高水平青年农学专家开展重点研究。
为了探寻能在多种环境下稳定表现的小麦种子的基因位点,揭示基因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崔法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在试验大田中种植近万份研究小麦,并对每一株麦苗进行细致入微的性状鉴定。
这里的每一颗种子,都被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承载着青年科技工作者对于未来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无限憧憬。
寒风凛冽的冬季,团队不畏严寒,在田间记录着小麦的抗寒能力,即便冻得手指僵硬也不放弃。炎炎夏日,他们头顶烈日在田间考察小麦的生长潜力与抗逆性能。从清晨到夜晚,露水与汗水交织,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麦秆划伤的口子一次次愈合又裂开。
“一旦错过了这个短暂的时节,对我们的研究而言,就意味着要再等整整一年,为了能尽快解决育种难题,是真的耽误不起,即使有再多困难,我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它!”团队成员秦冉博士说。
斗转星移、四季轮回,历经数次的播种与收获,团队积累下了数万份珍贵的表型数据,为小麦育种的关键基因定位与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获取这数万份样本的基因信息,团队不分昼夜地对材料和数据信息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等一系列繁琐而重复的工作。
“数据分析时一次次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曙光,似乎很快就能把育种的难题攻克掉,但投入试验和大田种植鉴定后,往往现实会给我们当头一棒,很多的研究和分析又需要继续下去,甚至要重新开始。”团队成员赵春华副教授说,这是多年来团队每个人都要承受的严峻考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团队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进了小麦基因与育种技术体系的发展,还成功创制了50余份含有多基因位点的优质种质资源,并有9个新品种(系)进入国家和省级审定阶段。
如今,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相关技术体系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育种单位得到应用:潍麦12、山农34等6个品种自审定以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86.25万亩,企业新增销售额10058.9万元,新增利润1927.0万元。
“育种技术的创新是实现突破性新品种高效选育的关键,而持续的品种改良是落实‘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团队骨干成员、齐鲁农业科技奖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吴永振教授表示,“没有一粒种子是完美的,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品种永远是下一个!”